2008年12月20日

P2學了什麼(上)

這幾天花了23個小時考了六科期末考(以及在考試間吃了十幾根香蕉),其中strategy, marketing 與 leading organization都是四個小時緊湊的考試.這應該是空前,希望也是絕後.

P2過的雖快,倒還收穫不少.
Managerial Accounting:
上學期的Financial Accounting是關於如何將公司的財務資訊作成外界能懂的會計報表.Flip side則是讓我們從外人/投資者的角度,透過ratio analysis與幾款工具,了解別家公司的財務體質.
Managerial Accounting 則重在公司內部透過會計,了解自身部門/產品/功能的財務表現,以便做出正確的決策,如:砍掉賠錢的部門,促銷高利潤的產品,或者外包某些功能等等.只是會計系統有其限制,特別是在成本的分配上.比方說把電費平均分攤到各個部門去,但實際上可能70%的電費是由某一個部門花的.怨有頭,債有主,不能亂塞經常費用,不然不但無法正確反應經濟價值,搞不好賺錢的產品反而看起來賠錢,有貢獻的部門反成累贅. Activity-based costing(ABC) method提供了solution,反應出真實的狀況.
讀到一個case,一位做咖啡生意的校友透過ABC method,發現同業認為賠錢的channel反而最有利潤,轉而主攻那個channel而大賺.
部門間的交易也是筆學問.親兄弟,明算帳.到底A部門賣給B部門的零件要賣成本價,市價還是搏感情價? Fixed cost是要照實際數量還是capacity來分攤…看起來不過就是左手拿給右手,但也有不少學問在裡頭,對公司整體影響可不小.

Marketing:
既然是Marketing入門課,一開始討論都是些基本的概念,如微觀的4P (product, price, place, promotion),宏觀點的5C (Company, competition, client, channel, cost),外加一些雜七雜八的framework. 我倒覺得這個瑞士教授給的case assignments 與模擬遊戲較能反應現實世界所面臨的trade-off:由於資源有限,每個option都有其利弊,經理人要挑出一條最適合的路.不過老實說,marketing的問題也可以用strategy, statistics或economy的角度來解決,目前還看不出marketing有何高明之處…

Process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:
一門很數量的課,這個印度教授的課像是倒吃甘蔗,愈吃愈甜:一開始大家抱怨他的印度口音,後來大家反而很愛他的咖哩幽默.
不論是賣晶片,賣炸雞,或賣服務,商品製造總有不少流程.有的步驟快,有的慢,有的生產率(yield rate)高,有的太低,這便產生了許多問題,如:流程塞車,庫存太多,客戶等太久.POM的第一課便教大家如何找出生產流程中的bottleneck(瓶頸),並透過不同技巧改善.
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是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時找到optimal的方案,match supply 與demand.比方說,報紙印太多會賣不掉(白花了印刷費與distribution cost),印太少也很可惜,該賺的沒賺到.兩者都有機會成本.如何算出最佳的量? Supply chain也是一個有趣的領域,為何Zara推出新衣服的速度這麼快,Mark & Spencer卻不行? Toyota, Dell, Walmart如何將庫存減到最低,又不失對客戶的服務品質?

沒有留言:

Grab this Widget ~ Blogger Accessori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