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8月4日

新加坡,楓丹白露,或費城?

"Business School for the World" 這是INSEAD的slogan.

一直以來,INSEAD成功的把自己與其他美國top 7商學院作區隔
比方說:在INSEAD任何國籍的學生不會超過12%,好創造出一個沒有主流文化的商學院,進而產生更多trans-cultural leaders
而在美國top 7商學院,美國人的比例是60-70%,事實上剩下的30-40%也有不少美國的永久居民,或長年待在那的外國人
INSEAD挑選學生也十分強調國際經驗,因此雙重或三重國籍太平常了,還常看到各種國籍與教育/工作的組合,如:尼泊爾+澳洲+美國,巴西+義大利+捷克,德國+日本 (二戰的軸心國?)

這個原則延伸到了90年代選擇亞洲校區:
那時學校為了找到合適的亞洲校區,作了許多討論.
根據哈佛商學院所寫的INSEAD案例,當時的院長說:"我們希望成為一個樞紐 (hub),而非某個國家的一部分.中國確實很吸引人,但我們要的是亞洲校區,而非中國校區"
考慮諸多因素後,新加坡雀屏中選

一般來說,INSEAD學生會在P1-P3到不熟悉的地方,並在P4,P5到想要工作的地方.
因此亞洲人喜歡從法國開始,新加坡結束;歐洲人則相反;美洲人則不一定.
約有三成的學生會死守崗位,留在一地. 不過七成的學生都喜歡經歷這兩地的反差:大國小鎮 vs 小國大城;四季分明的歐陸天氣 vs 只有夏天的海洋氣候;單調的食物 vs 吃不完的美食;城堡,小屋,或帳棚 vs 大樓與公寓;開車 vs 捷運,步行…
但學生的素質,教學的品質,與熱衷party的行徑是完全一樣的

反而是去華頓的意願比較低.通常一個學生想去華頓的理由不外乎:1. 使用華頓的career service好在美國找工作 2. 體驗華頓生活與交友
針對第一點,學校體醒學生要務實點:現在美國H1B名額緊縮,很多公司只雇用citizen或PR,若沒有的話,真的比較難,何況交換到華頓的時間並非他們的求職季節
針對第二點,由於INSEAD學生只能於求職旺季P4 P5交換,那時大批公司捧著offer湧入自己的主場,若跑到客場,會錯失不少機會
基於這些理由,去華頓的不少是手中已有offer或畢業後要回原公司服務的同學,其餘INSEADer 並不熱衷,畢竟機會成本太高了.

我的學妹寫了個不錯的wharton testimony,可以參考:
http://yangtzetohudson.blogspot.com/2009/10/wharton-exchange-pros-cons.html

沒有留言:

Grab this Widget ~ Blogger Accessori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