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個大問題.相較於歐美,台灣人對薪水較不忌諱
因此偶爾可以聽到親友談到"隔壁村子的阿花的朋友的鄰居在xx工作,一年賺$$$萬"
這時大家就不自覺的想到"為什麼這麼多/少?"
講一個事實:對於同樣在台灣工作的fresh MBA,年薪含獎金(不含簽約金)可以從台幣50萬(1.5萬美金)到500萬(15萬美金)
其實,跟斯斯膠囊一樣,薪水有分三種:local pay, regional pay 與global pay
Local pay就是台灣本地薪水,對於一個有3-5年工作經歷的MBA,大約是每個月4-7萬台幣不等
最近流行的銀行MA/MT(儲備幹部,年輕銀行家...)就落在此區
一個台灣本土中型銀行的總經理,月本薪大約25-35萬台幣,當然,獎金是很大的重點
Regional pay就是亞太地區的薪水,也就是香港,新加坡與少數在台灣的外商提供的薪水,
就同樣一個3-5年工作經歷的MBA,每月大約台幣10-20萬不等薪水,這些工作主要在台灣的外商投資銀行(但不一定是IBD)
最後是Global pay,是用美金算的,一年本薪約9-12萬美金,換算月薪約台幣25-30萬不等
這些工作大多不在台灣了,有的話也是極少,主要是少數外商管理顧問公司與投資銀行的某些部門
這些工作的簽約金本身就可以有1萬-3萬美金了
Global pay的薪水,很多人想拿,但照著供需法則,那些公司只挑最好的人才. 問題來了,這些公司如何有效的篩選?
很簡單,看學校的名聲,畢竟這些學校已先透過GMAT,essay, interview等玩意篩選過一輪了.
每年在台灣這樣的缺不到30個,但台灣每年進到全球top 10 MBA名校的就約有30人了.
這些公司光從top 20 MBA+ top PhD program 就可以找到足夠的人來面試了,這解釋了為何大多數人在履歷表這一關就被刷掉了,連展現能力的機會都沒有. 給一個數字:某知名管理顧問公司每年錄取率小於1%: 500個投履歷的人中,可能只有十分之一找來面試,經過三輪面試後,錄取三個. 而這500個會投履歷的人,多的是國外好的大學 or 台政清交大+國內外不錯的碩士+不錯的工作經歷.
這樣的薪水合理嗎? well...
3 則留言:
為什麼一個國外好大學就足以等於"台政清交大+國內外不錯的碩士+不錯的工作經歷."??就算到國外讀研士也不算?
四年跟過水的一年或二年,當然不同
波士頓諮詢公司(或稱波士頓顧問集團;英语:Boston Consulting Group,縮寫:BCG)為一所管理諮詢公司. BCG获Vault職業出版评为全球第二高声望的管理諮詢公司。在財星雜誌2012年全球「百大最佳企業雇主」排行榜中排行第二。在2012年获CNN选为工商管理碩士的第五佳雇主
薪水和年終獎金是按照職位、學歷和工作經驗發放。2012年最新資料顯示,BCG年薪加年終獎金由大學本科剛畢業的協理的七萬至十萬美元、MBA或博士剛畢業顧問的十四萬至二十萬美元、到合夥人的一百萬美元以上不等,BCG可說是全球新水加年終獎金待遇最好的公司之一。BCG被2012有線電視新聞網評为全球第二難面試的公司
每年全球超過12萬名高材生申請BCG的400個職位,新人多半來自包括麻省理工學院、哈佛大學、劍橋大學、牛津大學、史丹佛大學
張貼留言